百万围观!新华社权威聚焦玉湖冷链 大湾区冷链标杆出圈

  • 时间:2025-04-23
  • 来源:玉湖冷链资讯
  • 浏览:55次
  • 分享
  • A- A+

近日,新华社专题报道玉湖冷链(广州)交易中心,关注江西农产品如何借力玉湖冷链平台生态与全链服务,从山野田间走进大湾区市场,获得消费者认可。过去一年,依托玉湖冷链的渠道优势以及创新采用的线上多元交易结合线下高效履约OMO(Online-Merge-Offline)运营模式,江西农产品已进驻大湾区多家大型商超、生鲜电商平台、高端酒楼及团餐供应链,品牌认知度显著提升。报道同时关注玉湖冷链在跨境生鲜贸易、大湾区保供体系中的创新实践,尤其是其智能化冷链仓储系统及符合国际标准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为农产品高效流通提供了标杆范例。以下为报道全文:乌鸡、麻鸭、甲鱼、脐橙……这些江西名特优农产品,逐渐受到粤港澳大湾区的青睐。


4月18日,“赣出圈,赣出彩”江西省优质农产品粤港澳大湾区产销对接会上的一组公开数据显示:自去年4月玉湖冷链(广州)交易中心大湾区江西馆揭牌一年来,大湾区消费者食用的江西农产品有超3亿元出货于此。


得益于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携手玉湖冷链落下赣品入湾“先行棋”,江西农产品正大踏步走出去经风雨、见世面,在强本领、创机遇中“涨粉扩圈、入湾出海”。


进粤入湾:赣品初尝“出市”甜头


2024年,对于大湾区江西馆商户江西华英禽业有限公司来说,是“颠覆性的一年”。“在玉湖冷链,我们的乌鸡、麻鸭单月销量就超过以往在赣的年销量。”公司销售经理胡小平表示,玉湖冷链不仅提供数字化仓储物流服务,还通过其线上线下采销撮合服务,帮助商户高效达成交易。


与胡小平一样,南昌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总经理胡凯也尝到了“出市”甜头:“入驻首年,虽对大湾区市场尚不熟悉,却通过玉湖冷链平台对接优质采购商与出海服务商,斩获超千万订单。”


去年4月18日,玉湖冷链(广州)交易中心大湾区江西馆正式揭牌,24家江西农业龙头企业“第一批吃螃蟹”——采取“产地直供+湾区直销”模式,深入大湾区腹地市场,与国内外众多竞争对手“短兵相接”。


“大湾区江西馆运营首年,20多家产地龙头企业勇拓大湾区市场,签约交易额超过3亿元,其中有5家领飞企业交易额在3000万元以上。”玉湖冷链董事、高级副总裁李俊燕说。


仅仅一年时间,曾“藏鲜”于山野田间的赣品缘何能让大湾区市场愿意“尝鲜”?

中国农业大学深圳研究院特约研究员钟丽梅认为这是“供应链赋能营销的结果”。她说,玉湖冷链为来自源头产地的厂家提供入湾拓展营销服务,能够精准提高订单成交可能性。同时,玉湖冷链在大湾区建有完善的冷链基础设施网络,通过大湾区前置仓,厂家大幅降低了综合物流交付成本,不但可以在低温环境下快速运到大湾区,保证了农产品的新鲜度,还大幅提升了配送效率。


借力玉湖冷链平台生态优势及全链服务,过去一年来,江西农产品成功入驻大湾区众多大型商超、生鲜电商平台、各大酒楼和团餐供应链、福利采购平台,逐渐走进大湾区消费者视野,品牌认知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涨粉扩圈:机遇大于挑战


“江西物华天宝,不乏品质好物,历史上有记载的贡品就有40余种(件),居全国前列”“江西孕育了绿色生态的富硒农产品、独具特色的地理标志产品以及‘赣鄱正品’的金字招牌”……


随着赣品不断进粤入湾,大湾区市场逐渐认识到:江西生态优势明显、农产品品类丰富,是绿色农产品的孕育地、优质农产品的供应地。而大湾区这几年凭借庞大的人口基数、强劲的消费能力以及多元化的消费偏好,逐渐成为农产品市场的重要增长极,为江西农产品进一步“涨粉扩圈”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可以说,江西农产品在大湾区市场拥有“近水楼台”的发展机遇:包括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推进,为赣湾合作提供了政策支持;赣深高铁等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降低了赣品入湾的物流成本;等等。但挑战也与之并存,诸如江西农产品出赣面临市场认知不足、品牌运营能力弱、包装或口味与市场需求有偏差、综合交付成本高、物流服务欠专业等问题。


中国农业大学深圳前沿技术研究院近日发布的《江西农产品大湾区营销白皮书》显示——约65%的江西农产品在运输至大湾区的过程中缺乏全程冷链保障,不仅损耗率高,也影响了农产品的新鲜度;在大湾区随机抽样的消费者中,能准确识别并说出3个以上江西农产品品牌的比例不足35%……


“总体上看,机遇大于挑战。”江西瑞昌市溢香农产品有限公司华南地区负责人王春辉认为,关键在于如何化挑战为机遇,比如借“智”专业平台,整合资源,为产品入湾扩圈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据了解,为赋能冻品供应链企业高质量发展需求,玉湖冷链创新采用线上多元交易结合线下高效履约的OMO(Online-Merge-Offline)运营模式,即线上整合拍卖、电商、供应链金融等数字化交易服务,线下依托智能化国际高标准园区实现高效履约交付,为生态伙伴构建便捷交易、快速流通、全程可溯源的冷链食材供应链体系。

以宁都黄鸡为例,去年4月起,借助玉湖冷链在大湾区的市场资源和渠道网络,通过江西“山鸡变凤凰”区域经销权竞价模式,宁都黄鸡在大湾区市场逐渐打开局面,年销售额从最初的数百万元增长至2024年年底的1.26亿元,成为赣品在大湾区的一张亮丽名片。


“今年起,玉湖冷链开始从营销场景、模式突破、渠道裂变等维度全面升级,通过引入头部电商服务机构,创新销地市场营销策略,打造数字化供应链代运营体系,助力更多江西企业在大湾区真正扎根成长。”李俊燕说。


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表示,期待江西企业充分利用玉湖冷链平台资源,将供应链打造成“共赢链”,持续提升赣品在大湾区的市场份额与美誉度。


赣品出海:摒弃“低价出口”模式


农产品出海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关键路径,也是江西建设农业强省的有效路径。随着全球供应链的重构,越来越多的江西农企对开拓国际市场有了更多期待。


目前,海外华人是中国预制菜的主要消费群体之一,随着行业不断发展,未来预制菜出口有望迎来蓬勃发展期。江西预制菜产业龙头企业——晟阳食品集团有限公司销售经理罗剑锋表示,2024年,公司产品已成功进入美国、德国、泰国等国际市场。


事实上,江西优质农产品具备建立国际品牌的潜力,但面临着渠道信息不足、跨境冷链食品标准达标理解不到位,和法律法规不熟悉等挑战。因此,如何借力出海、链通全球至关重要。


4月18日,“赣出圈,赣出彩”江西省优质农产品粤港澳大湾区产销对接会特设农产品出海论坛,邀请多位业内专家共同探讨农产品出海新局,通过产学研协同打通“赣品出海”通道。


专家认为,从产地到全球,农产品出海需摒弃“低价出口”模式,以科技提品质、品牌传价值、策略应变局。中国农业大学深圳前沿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杨富裕介绍说,中国农业大学目前已经与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所科研机构及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通过技术创新及数字化赋能,提升中国农产品竞争力。


“当下,东南亚迎来农产品出海的黄金时代,国家政策支持与当地消费环境利好形成双重机遇。”广东润喆绿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喆说,企业应利用信息差,高效对接供需双方,以优质服务赢得市场。


玉湖冷链广州公司副董事长张春华表示,玉湖冷链能够在标准辅导、资质认证服务、农产品进口、关务、入库、报关及供应链金融等环节为江西企业提供支持。“聚焦赣品出海,玉湖冷链将依托国际高标准数智化冷链园区集群,统一线下流通标准,强化线上数智贸易,助力江西农产品入湾扩圈、扬帆出海”。(袁思东)